摘要: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 ...
通过中国能工巧匠之手,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都享用到了质量精良、价格实惠的中国纺织品和服装。
2月28日,经过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的诊断,最后确定这次口蹄疫为O型口蹄疫。我们相信,通过这次的整治,海南的冬菜北运基地的建设将会有一个明显的进展,我们想通过几年的努力,能够把海南岛打造为全国放心的冬菜北运基地。
但是,我们还有时间,应该说还有回旋余地,我们相信,通过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今年夏粮获得一个好的收成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尤其重要的是,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资源的约束、灾害的影响比较严重,基础也比较薄弱,特别是我国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相当大。但是,我们要举一反三,立足长远,我们农业部将积极配合和支持海南省政府全力建设安全放心的冬菜北运基地。安全优质农产品是食品安全的基础,2006年我国颁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去年的食品安全法中提到,农业部门负责对食用农产品的质量管理,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国务院开展的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我想请问危朝安部长,我国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体状况如何?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管理?谢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不知道危部长有没有留意到,现在很多媒体有这样一个报道,很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在我们的报道中,很多农民工也向我们反映,他们到城里找不到工作,您认为这样的矛盾怎样解决?农业部在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危朝安:是不是叫民工荒,我们认为还是要深入地分析。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还要进行比普通作物品种审定更加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及严格的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审核,方可进行商业化生产。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坚定不移地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农业,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针对我国农林有害生物灾害种类多、频度高、成灾面广、损失大的特点,以螟虫、小菜蛾、蝗虫、蚜虫、地老虎、病毒病、灰霉病等重要病虫害为对象,以常年大面积基本控制病虫害爆发、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为目标,解决生产防治缺乏高效、安全、规模化主导产品的突出问题,开展新型生物农药的产业化。
针对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干扰市场供应、引发公共安全问题的突发性、流行性、高致病性和高经济损失性的重大动物疫病,支持快速、高效、安全、廉价的新型畜禽疫苗、疫病诊断试剂盒的产业化。(二)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专项支持重点主要包括: 1、畜禽新型疫苗产业化。二、申报要求 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所在省市每个专项申报项目数量不应超过5项,其它项目主管部门申报项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项。包括新型饲用酶、抗菌肽等产品与制剂的规模化生产。
2、新型微生物发酵产品。以酶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为基础,重点支持1000吨/年规模以上的新型半纤维素酶、脂肪酶、蛋白酶的产业化,以及酶制剂在造纸、纺织、制革中的产业化应用。
包括针对口蹄疫、禽流感、蓝耳病、狂犬病的快速血清学检测试剂盒、免疫和感染鉴别诊断试剂盒、基因工程疫苗、外壳蛋白疫苗、合成肽疫苗的产业化。请你们对已完成项目备案程序、并符合专项重点内容的项目进行认真审查,于2010年5月6日前将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简介(含电子版)和有关附件等材料一式三份报送我委,并同时完成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网上申报。(一)微生物制造专项支持重点主要包括: 1、新型酶制剂产业化。2、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产业化。
3、生物制造工艺示范应用。关于2010年实施微生物制造补充通知 2010-03-17 09:43 · Adrian 发改办高技[2010]533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关于2010年继续组织实施微生物制造 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补充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办公厅(室),有关中央管理企业,有关单位: 发改办高技[2010]533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关于2010年继续组织实施微生物制造 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补充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办公厅(室),有关中央管理企业,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促进我国微生物制造产品和农用生物制品的国产化和规模化,提升我国酶制剂、微生物发酵产品和农产品的质量,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升级,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微生物制造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9]537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9]536号)的有关要求,结合2009年专项实施情况,为落实好2010年微生物制造和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实施,现就有关专项组织工作补充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微生物制造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的基础上,2010年微生物制造专项和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专项的重点支持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3、农林生物农药产业化。以新型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为基础,重点支持年产万吨级氨基酸、年产百吨级手性医药中间体的生物制造工艺改造升级与示范。
针对我国畜牧业集约化养殖抗生素使用超标、药物残留严重的问题,以大幅度减少和完全取代畜禽产品中抗生素和药物残留为目标,开展安全高效的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的产业化。两个专项申报的其他要求仍按照专项通知(发改办高技[2009]536号、537号)执行。
以微生物分子选育、代谢工程、发酵工程技术为基础,重点支持500吨/年规模以上的高附加值氨基酸、核苷,1000吨/年规模以上的高附加值有机酸和多元醇的产业化湖北省农业厅一直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种子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严格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室研究和安全评价试验监管,加强种子市场执法检查,开展稻米市场抽样检测监控,严厉查处非法生产销售转基因水稻案件。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转基因水稻品种获得商业化生产经营许可。根据农业部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以来,湖北省农业厅组织了多次执法检查,并将持续依法开展执法监管,对于发现的非法生产、销售、种植转基因水稻的违法案件,始终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现阶段,任何种子经营企业不得生产经销转基因抗虫稻种,农民不得种植转基因抗虫水稻,大米加工企业不得收购转基因稻谷。湖北省农业厅关于转基因水稻监管的声明 2010-07-21 00:00 · Cherry (湖北省农业厅科教处)7月20日,经济观察网发表题为《绿色和平:违法转基因稻米疑已污染湖北国家粮库》消息称,怀疑我省个别大米加工企业有转基因稻米,并指责湖北省一直没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违法转基因水稻污染及时阻截。我们认为绿色和平组织的言论是严重失实的新闻炒作。到目前为止,湖北省没有发现商业化种植和销售转基因水稻及其制品的事件。
湖北省农业 7月20日,经济观察网发表题为《绿色和平:违法转基因稻米疑已污染湖北国家粮库》消息称,怀疑我省个别大米加工企业有转基因稻米,并指责湖北省一直没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违法转基因水稻污染及时阻截到目前为止,湖北省没有发现商业化种植和销售转基因水稻及其制品的事件。
在现阶段,任何种子经营企业不得生产经销转基因抗虫稻种,农民不得种植转基因抗虫水稻,大米加工企业不得收购转基因稻谷。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转基因水稻品种获得商业化生产经营许可。
湖北省农业 7月20日,经济观察网发表题为《绿色和平:违法转基因稻米疑已污染湖北国家粮库》消息称,怀疑我省个别大米加工企业有转基因稻米,并指责湖北省一直没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违法转基因水稻污染及时阻截。我们认为绿色和平组织的言论是严重失实的新闻炒作。
根据农业部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以来,湖北省农业厅组织了多次执法检查,并将持续依法开展执法监管,对于发现的非法生产、销售、种植转基因水稻的违法案件,始终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湖北省农业厅关于转基因水稻监管的声明 2010-07-21 00:00 · Cherry (湖北省农业厅科教处)7月20日,经济观察网发表题为《绿色和平:违法转基因稻米疑已污染湖北国家粮库》消息称,怀疑我省个别大米加工企业有转基因稻米,并指责湖北省一直没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违法转基因水稻污染及时阻截。湖北省农业厅一直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种子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严格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室研究和安全评价试验监管,加强种子市场执法检查,开展稻米市场抽样检测监控,严厉查处非法生产销售转基因水稻案件当前,我国面临发展生物农业的有利时机。
我国生物农业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建立协调和管理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多元化融资渠道、制定和实施税收优惠及人才政策,促进农业生物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在产业基础好、技术条件成熟、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领域,通过市场带动、优化布局、联合协作、产业示范等组织方式,加快产业规模化聚集,形成强势生物产业基地。
加快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预警与环境影响评价等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生物产业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评价等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生物产业(产品)认证认可体系,培育第三方中介性质的生物产业服务企业。国际合作将是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利于我国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主题和做大做强生物产业的总体目标,加快建立促进生物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促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聚集和产业化发展。扶持一批生物农业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提高生物农业的技术转移与集成能力。
生物良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和可降解地膜等的应用,将大幅减少化学农药、化学废料对农田、环境的污染,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有一定技术基础、产业成长潜力大的新兴产业领域,通过政策引导、择优扶持、强化技术、优化链条等组织形式,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形成新兴生物产业集群。到2020年,生物农业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占到我国GDP比重1%以上。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农业生物技术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快速提升农业生物技术原始创新能力。
万建民:促进生物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2010-08-06 00:00 · 万建民 近年来,世界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引擎,推动着农业常规技术的全面升级,深刻影响着世界农业发展的格局。生物农业产业是建立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完善生物安全法规,加强国家生物产业安全管理体系。利用全球化机遇,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与分工合作,有利于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生物物种资源对外输出、出入境审批与查验制度。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将以动植物作为化学工厂,生产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医用蛋白、工农业用酶、能源替代物、功能性食品等,促使农业向工业化转变。